close

與星寶爸一同參加了恩主公醫院的媽媽教室,

感覺好像回到學生時期唷~

心想一定要努力上課!

一到樓下就有一堆奶粉廠商在等候去參加媽媽教室的媽媽們,

由於時間上快來不及了,

只填寫了S-26的資料拿了贈品急忙上樓~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淺談先天性心臟病"與"親子親密接觸",

第一堂課由小兒科醫師為我們上課,

裡面的空調有點弱,

搞得我根本無法靜下心。。。

再看看身邊的星寶爸已安然入睡~

 

原來小寶寶的心臟原本是一長條的(像蓮藕那樣),

經由增生、分解、扭曲、融合四大階段才變成完整的心臟~

(其實這段是星寶爸睡前聽到的,孕婦果然很難集中精神呀?!)

寶貝心臟的發展在前三個月,

所以初期的心臟發展是很重要的唷~

 

第二階段說到了,

在前三個月及後三個月媽媽的身體狀況對寶寶心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包括媽媽若有流行性感冒或是糖尿病對寶貝的心臟也是會有影響的唷!

所以在孕期中務必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

而且保健食品的攝取也是很重要的!

小寶寶雖然三個月心臟就長好了,

不過出生前都還是靠媽媽來幫助跳動小心臟的。

想到小星寶一出生就要瞬間自己跳動小心臟就覺得好不可思議!

 

最後一個階段是我覺得聽了最恐怖的,

醫生介紹了五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

常見的非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包括:
1.心室中隔缺損(VSD)
2.心房中隔缺損(ASD)
3.心內膜墊缺損 (ECD)
4.開放性動脈導管 (PDA)

常見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則包括:
1.法洛氏四合症 (TOF)

這些先天性心臟病症狀都很類似,

像是心雜音、嘴唇發紫(黑)、食慾不佳發紺、手指腳趾發紫粗大(後兩種為發紺性才有),

聽到一半我就害怕的把星寶爸吵起來一起聽了,

不過醫生說寶寶出生前一個月到三個月有些心臟缺損不用太過擔心,

有些寶寶只是生長的比較慢,會慢慢改善。

 

接下來休息了五到十分鐘後,

換產房護理師談論有關親子親密接觸的部分,

在星期二產檢時有聽護理師大概提過,

星寶爸也終於清醒了,

專心的聽護理師介紹寶寶剛出生與媽媽做親密接觸的反應,

護理師有提到爸爸也可以做唷!

與寶寶親密接觸有很多好處呢~

像是可以穩定寶寶情緒、降低寶寶的哭鬧程度、對媽媽母乳的分泌、子宮的收縮等,

寶寶再與母親接觸時一共有九個階段,

1. Birth Cry:顧名思義就是先哭啼一陣子。

2. 冷靜不哭:再來會聽著媽媽心跳慢慢不哭,安穩的躺在媽媽身上。

3. 舒醒:會把眼睛微微張開唷~

4. 爬行:開始慢慢的爬動。

5. 休息:爬爬累了就休息摟~休息階段也會穿插在各個階段。

6. 熟悉:休息完再醒過來,這時候小小眼睛會看著媽媽,會摸摸媽媽的乳房(聽說像馬殺雞一樣唷)。

7. 撫摸:寶寶會開始摸及舔媽媽的乳房。

8. 吸允:寶寶第一次自己吃奶奶。

9. 入睡:媽媽與寶寶一起進入睡眠。

這九個階段時間差不多要一個半到兩小時,

在寶寶出生後ㄧ切狀況安好,

護理師就會在產房或休息室直接安排母嬰的第一次接觸,

期間媽媽與爸爸只要好好看著寶寶不要讓他(她)跌倒或滑落就好,

不用刻意指引寶寶吸奶或做什麼動作。

 

一開始聽到母嬰同室,

就覺得是不是護理師不夠,而且媽媽一定不能好好休息,

不過聽護理師說寶寶想喝奶的時候媽媽就要跑下去餵(兩三小時跑一次也太累了吧!),

有時候太晚寶寶會哭太久會變得以後喝奶前就會哭很久,

餵奶的時候有些寶寶也有會拒絕喝奶的舉動(星寶可能會跟星寶媽一樣哭到懶的喝。。。),

母嬰同室對媽媽跟寶寶來說還是比較好的選擇呢!

 

恩主公醫院近年來講究親餵母乳與母嬰同室,

國內各大醫院其實也一直推崇,

但是這種一出生就馬上接觸的倒是第一次聽到呢!

聽護理師說的時候讓人好期待唷~~~

 

由於恩主公醫院是免費開放給在本院產檢媽媽的,

所以贈品的部分比較少。

不過能聽到很多寶貝的相關知識感覺受益良多~

 

P_20150614_130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柚子媽 的頭像
    柚子媽

    柚子媽與柚子寶貝

    柚子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